主页 > www.yaxin222.com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这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历时2年多,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编制。
提出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总目标: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规划》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极端宇宙”主题。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
“时空涟漪”主题。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
“日地全景”主题。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
“宜居行星”主题。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
“太空格物”主题。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生命科学等。
此外,《规划》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年至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第三阶段,2036年至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首次载人登月将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未来10年,中国空间站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4大研究领域,安排32个研究主题,准备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围绕空间天文重大前沿问题,我国将发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目前已在北京、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了相应的科学中心,部署7个研究方向、24个研究项目,有望在宇宙学、星系科学、银河系、太阳系天体、暂现源等方面取得重要科学突破。
下一步,我国还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载人月球探测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彰显大国担当的战略实践。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发挥好航天员在月面开展探测活动的独特优势,将为我国探索地外天体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机遇。林西强表示,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已初步规划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查利用3个领域9大方向的科学目标。
促进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当前,我国空间科学的原创成果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态势。“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慧眼”是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羲和”“夸父”竞相逐日,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
这些任务的实施,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粒子探测、量子力学检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太阳“一磁两暴”观测、高能时域天文观测、月球形成与演化、火星环境与地质构造、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
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表示,总体而言,成果的推广应用依赖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通力合作。
第一,跨学科大联合。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深度挖掘,获得更多成果。第二,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一起合作,真正推动这些成果的应用转化,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找到它们的落脚点。第三,政策支持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共同形成合力,推动资本市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第四,整个空间科学的深度、难度还很大,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了解这些成果、认识这些成果,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还要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环境。
猜你喜欢
- 2025-07-19 架起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云端桥梁让常识的传递打破地域界限
- 2025-07-02 多所高校开设逝世教育课程高校教授称能够提升学生抗压才能
- 2025-06-05 全域贯通全程赋能的教育生态系统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 2024-12-04 十年的合作也让亚星客车成为沙特市场一线品牌
- 2025-08-09 而是要扬谷造峰数字化教学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高位均衡
- 2024-11-23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2024-12-30 锐意图强的奋进风采共同开启了浩瀚未来
- 2025-06-03 触手可及线下近在家门口使无数婴幼儿和他们的家庭获益
- 2025-05-16 润心与铸魂校园将赤色文明融入到心思健康教育
- 2025-01-22 大口徑非球面玻璃鏡片能夠最大極限的修正球面
- 搜索
-
- 09-29家长应供认教育的有限性也承受自身的有限性放下全知全能的重负
- 09-27专业成长的环境让教师可以在县中这个岗位上更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 09-26为学生开辟宽广开展空间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
- 09-25实施中考高考归纳变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系统
- 09-24愿点点微光既照前路更亮归途或许就是教育家精力最动人的容貌
- 09-20着重学情是教育设计的出发点详案必躬亲板书构系统讲评贵透彻
- 09-17教育一体化建造不断推进到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生长全过程
- 09-16全程跟听课复盘重难点给出改善清单协助年青教师快速站稳讲台
- 09-13坐拥技术优势AI在实践层面应怎么破解教育中存在的痛点
- 09-11教育版图中教师始终是最中心的力气这里有深耕一线的骨干教师
- 08-05教育长跑令营研学为桥让少年的梦想从高原走向广阔天地
- 07-02多所高校开设逝世教育课程高校教授称能够提升学生抗压才能
- 09-29家长应供认教育的有限性也承受自身的有限性放下全知全能的重负
- 07-05课程群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中充沛开发自己的潜能
- 05-31施行定制式交融为残疾学生供给技能培养工作转衔工作支撑
- 07-28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 08-31家长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好家长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底子改变
- 05-28百场能者为师优秀课程进社区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
- 06-13为学生供给从诊断到全程服务协助其从当时状况完成学习方针
- 09-20着重学情是教育设计的出发点详案必躬亲板书构系统讲评贵透彻
- 08-05教育长跑令营研学为桥让少年的梦想从高原走向广阔天地
- 05-02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提供坚实的学科交叉
- 11-23“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一家三代
- 08-31家长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好家长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底子改变
- 11-23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
- 12-12由于新能源客车补贴取消存在产品盈利能力降低
- 09-10重言亦重行以奉献诠释信仰留守乡土不只常识更用陪同传递勇气
- 07-01双减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和校外训练
- 12-18價場七未來河子上優步風的亚星區與集就如
- 06-28心理环境给后进生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
- 标签列表
-